吉林石化公司工会“心”服务进基层
本报讯(通讯员 韩春雨 记者 王敦富)12月13日,记者从吉林石化公司工会获悉,今年他们已为21个单位的5089名员工开展了“安全从心出发”健康服务体验;为11个单位的7696名员工开展了集体和个人两个层面的心理健康体检。
据了解,吉林石化公司工会于今年启动了EAP(员工帮助计划)项目“三年规划”,旨在更好地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让EAP走进工厂、走上岗位、走向员工,更好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员工身心健康服务。
先行测试,打造数据支撑平台。该公司工会把职工疗养院打造成吉化EAP服务中心,依据国际心理测试量表,研发了包含“压力指数、情绪指数、心理资本指数、职业发展指数和社会支持指数”5个维度、涉及23个因子、共有191项问题的测试卷。于6月至9月间,在公司内选取11个单位作为首批测试试点单位,本着自愿原则,开展了集体和个人两个层面心理健康检测,并由EAP服务中心进行后期数据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反馈至工厂和个人,帮助员工了解自身心理状况,促进员工对自身成长需求的体察。同时为参测员工建立心理档案,如是重点关注对象,还做好后续干预记录。通过前期测试,建立了员工心理状况大数据平台,为企业开展“心”服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逐步深入,打造EAP工作平台。该公司工会以建设EAP工作室和培训EAP专员为突破口,打开“心”服务进基层渠道。他们继续以11个单位为试点,在每个单位的专兼职政工干部、工会干部中选拔出5名心理服务人员作为本单位EAP专员。同时,EAP服务中心先后举办22期培训班,重点向EAP专员讲解EAP理念、意义、内容、方法和本年度对员工开展的心理服务项目,还帮助他们掌握心理测评基本要求。同时,还为11个试点单位购置心理图书、智能音乐放松系统、意念赛车和仿真二代宣泄人4种心理疏导产品,因地制宜地展开EAP工作室建设工作。截至12月10日,11个EAP工作室已全部投用,让“心”服务走向员工。
互联网+,打造心理服务平台。该公司工会以“7×24小时”,即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服务模式,开通了“吉化心灵e站”,员工可通过QQ、热线电话、微信公众平台三个“窗口”随时随地问询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会第一时间为员工解答,并建立员工心理服务档案,对于严重个案或发生危机事件时,提供专家24小时内服务响应。自6月起至12月初,三个“窗口”已接受咨询1384人次,有效帮助员工缓解了工作压力和生活烦恼。
“在微信公众平台,我们还会与员工分享心理科普知识、心理疏导小方法等内容,并将员工参与心理服务的感想和各单位开展心理服务的情况进行推广,真正让员工感受到‘心’服务就在身边。”EAP服务中心负责人赵春海这样说。
信息公告